东北抗联女英雄田仲樵的传奇人生
巾帼英雄的成长之路
在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谱中,闪耀着许多光辉的名字:杨靖宇、魏拯民、赵尚志、赵一曼、冷云等。这些英雄们在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间,面对凶残的日军,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。
今天我们要讲述的,是抗联女县委书记田仲樵的传奇故事。她出身革命家庭,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革命理想,年纪轻轻就为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。
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,24岁的田仲樵毅然加入抗日救国会。她不仅擅长发动群众、宣传抗日,还巧妙地利用农家妇女的身份作掩护,甚至装扮成乞丐为地下组织传递情报,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交通联络员。由于表现突出,她很快被组织吸收为正式成员。
展开剩余81%更令人敬佩的是,田仲樵不仅自己投身革命,还动员家人参与革命工作,包括她的丈夫荀玉坤。然而谁能想到,这个懦弱的丈夫后来竟会背叛革命,出卖组织和自己的妻子。
智勇双全的女县委书记
田仲樵跋山涉水开辟秘密交通线,侦察敌情掌握日军动向,建立暗号系统定期传递情报,掩护同志往返于东北与延安之间...
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卓越的素质,她被任命为宁安中心县委书记,成为东北抗联历史上第一位女县委书记,后来更成为吉东省委委员,是名副其实的抗联巾帼。
1936年9月,她偶然获得一个重要情报:一列日军运输火车将在夜间经过代马沟火车站。她立即将消息传递给部队,经过周密策划,决定打一场伏击战,夺取物资补充部队。
抗联派出近500名战士,提前在火车必经的高坡上设伏。凭借有利地形,伏击战大获成功,不仅缴获了大量急需物资,还歼敌百余名日军。
1937年初,组织派她前往牡丹江地区工作。她成功打入日军被服厂,一边工作一边发动工友,将一批痛恨日本人的女工团结起来。后来在牡丹江地区建立党支部,策划了多次抗日行动。
其中最成功的一次是火烧日军粮仓。田仲樵安排几位与伪军看守相熟的女工,以喝酒为名转移敌人注意力,其他女工则趁机潜入仓库,浇上助燃剂后点燃草袋。等她们安全撤离后,仓库才燃起大火。等日军发现时,大火已无法控制,近千吨粮食和物资化为灰烬。
1937年东北抗联整编时,田仲樵被编入周保中领导的第2路军,担任情报员,活跃在各个游击区传递重要信息。
叛徒出卖与机智脱险
随着日本关东军加强对三江地区的讨伐,抗联主力被迫西撤。
田仲樵随第2路军转移到刁翎地区活动。由于长期与第2路军战友共事,几位主要干部对她相当了解,其中包括第5军政委宋一夫。这位身兼吉东书记的抗联高级将领,还掌管着第5军的军费。
1938年8月,宋一夫携款叛变,向敌人提供了抗联的活动区域和人员信息,包括田仲樵在刁翎的情况。
一天,田仲樵正伪装成乞丐在街上行走,突然被伪军逮捕。面对多次审讯,她始终以叫花子身份应对。由于缺乏确凿证据,敌人关押后放松了警惕,在抗联战友的营救下,她成功逃脱。
这次被捕让田仲樵心有余悸。如果不是死守县委书记身份的秘密,恐怕难逃酷刑折磨。从此她行动更加谨慎,但没想到最大的危险竟来自最亲近的人。
丈夫的背叛与反间计
1939年春节刚过,灾难再次降临。她的丈夫荀玉坤等人叛变投敌,为邀功请赏,竟出卖了自己的妻子和多位抗联干部。
敌人让荀玉坤当面指认田仲樵。见到丈夫的那一刻,田仲樵脑中一片空白,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。
面对丈夫的背叛,田仲樵强忍愤怒,保持冷静思考:既然丈夫已经叛变,生气无济于事,必须寻找脱身之计。
接下来的日子异常艰难。敌人用尽酷刑,想从她口中获取抗联的联系方式和活动地点,却始终一无所获。
在暗无天日的牢房和刑讯室之间,田仲樵身心俱疲,逐渐出现疯癫症状:时而哭泣,时而大笑,自言自语,大喊大叫。敌人认为她已无价值,放松了看管。
身体稍有好转后,敌人让她做些洗衣打扫的杂活。她继续装疯卖傻,做出各种可笑举动,进一步麻痹敌人。
一次晾衣服时,她偶然听到柴世荣、关书范、周保中等人的名字,顿时清醒,但仍保持疯癫状态,等待逃跑机会。
她灵机一动,想出一条反间计。找到纸笔后,她写了一张纸条塞进荀玉坤的衣服夹层,内容是组织肯定荀玉坤卧底工作,要求他继续获取敌人情报。
当荀玉坤的衣服被发现藏有密信时,他百口莫辩。为证明清白,他被迫前往接头地点,结果发现了田仲樵之前未能传递的密信。最终,这个叛徒被日军处决。
最后的磨难与新生
在抗联的营救下,田仲樵成功逃脱。但不久后再次被捕,这次被关押长达四年,遭受非人折磨,一度精神崩溃,甚至尝试自杀未遂。
被折磨至疯癫的田仲樵穿着日本和服被转移,导致我方营救人员误以为她已叛变,错过了营救时机。
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,我方人员才将她救出。此时她的双腿已被打断,精神时好时坏。
一次,听说山上有人活动,田仲樵坚信那是仍在打游击的抗联队伍。在她的坚持下,人们用担架抬她上山,果然找到了200多名陷入绝境的抗联战士。
这位巾帼英雄用她传奇而坎坷的一生,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精神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海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